故事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那個時候還沒有不干膠標簽,在人類文明早期,人們用多種方式區分供交易和出售的產品,有的用產品容器形狀區分,有的把特殊標記刻在陶土罐上、貼在板條箱上或印在麻袋上。
讓我們回到圖坦卡蒙時期,在那些進獻給圖坦卡蒙國王(公元前 1332-公元前 1323)的葡萄酒壇上就標有國王的名字、葡萄采摘的年份、甚至釀酒商的名稱。
圖片出處:The York Project
最早的標簽
美國最早的紙質標簽出現在19世紀,使用在藥店銷售的藥片和保健品的紙質藥品說明書上,包括藥品名稱、使用方法以及藥物的用法用量。
美國內戰結束后州際貿易蓬勃發展,誤導消費者的標簽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幾乎與此同時,人們自發組織倡議運動呼吁安全可靠的食品和藥品,并迫切要求公開產品成分。為此,美國頒布了眾多食品藥品法規,而這些新法規都對標簽有了新的要求。
不干膠標簽的發明
20 世紀 30 年代,企業家斯坦頓·艾利 (R Stanton Avery) 發明出世界上首款不干膠標簽。這款紙質標簽背面有粘性,并粘附在涂硅底紙上。相較于用膠水粘貼標簽,不干膠標簽使生產線的潔凈程度大幅提升并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他所創立的艾利丹尼森公司成為了不干膠標簽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目前擁有 25,000 名員工并且每年能夠創收大約 63 億美元。
斯坦頓·艾利 (R Stanton Avery) 照片:艾利丹尼森提供
飛速發展
不干膠標簽之所以得到普遍應用的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信息技術的興起。這些粗細不同的豎直黑色條紋可用于區分不同的產品,并可以追蹤顧客消費習慣,這改變了市場調查的方式。
如今,標簽本身也逐漸融入了互聯網,它讓彼此間關系更為緊密。隨著網購的普及,標簽需要與時俱進、迎合零售商和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